无障碍阅读
|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见字如晤·致匠心——我给劳模写封信>展信佳>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学生来信】致大国工匠白芝勇的一封信

来源:省总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11 14:23:47 浏览次数: 【字体:

尊敬的白芝勇大师:

您好!

作为一名刚接触工程测量的大一新生,第一次在课堂视频里看到您在青藏铁路用水准仪完成“零误差”隧道贯通测量时,我正对着课本上的水准气泡原理图犯迷糊。当老师说您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靠冻裂的手和反复12小时观测让1686米隧道精准对接时,我突然觉得课本里那些枯燥的测量公式,都变成了您脚下丈量大地的“匠心密码”。

上学期《工程测量基础》课的实训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在校园模拟场练习闭合水准路线测量,我因为算错高差闭合差急得冒汗,而您在兰新铁路建设中为了验证一组坐标,曾带着团队在戈壁滩往返复测30多遍。现在我终于理解您说的“测量员眼里1毫米误差像座山”——就像上周我用全站仪测水平角时,0.5度的偏差都会导致整个导线网坐标偏移,这让我想起您在论文里写的“每一次调平、每一次读数,都是对安全的承诺”。

虽然现在我只学了水准仪、全站仪的基础操作,但我的笔记本里贴满了您参与编写的《工程测量实训指南》截图。记得您提到过“测量三检制”,我在做校园地形测量作业时也学着您的方法:观测完立即计算校核、换人复核关键数据、最后用CAD成图验证。最有成就感的一次是,我们小组用钢尺量距时发现课本公式和实际温差下的尺长改正有出入,这让我想起您在青藏铁路用“吸氧测量法”克服生理极限的故事——原来匠心就是像您这样,把“课本知识”变成“现场智慧”。

想向您请教:作为刚入门的测量学徒,该如何把大一学的水准测量、角度测量等基础技能,和未来城市轨道工程中的GNSS、三维扫描技术结合起来?期待您的点拨。

此致

敬礼!

邹畅

德阳城市轨道职业学院

2025年7月7日

编辑:rmtzxzaj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