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见字如晤·致匠心——我给劳模写封信>展信佳>详细内容
目录
目录X

【职工来信】见字如晤·致匠心——给张桂梅校长的一封信

来源:51网 发布时间:2025-07-11 17:33:50 浏览次数: 【字体:

尊敬的张桂梅校长:

见信如面!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的104岁生日,我上班途经纳溪中学校门,脑海中忽然想起电视里您在华坪女高的操场上,带着学生晨读的场景,那声音穿透群山,也穿透我的心。我作为泸州市纳溪区的一名普通青年,提笔给您写信时,满脑子都是您布满膏药的双手、贴满止痛贴的后背,还有始终望向学生的殷切目光。

难以想象,二十多年前,您在贵州的大山深处挨家挨户敲门劝学的画面。当您掀开漏风的木窗,看到蜷缩在灶台边烧火的女孩,听到家长那句“读书有啥用”时,心里该有多疼啊。可您偏不信这个“命”,把别人眼里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从捡废品凑学费,到拿着“乞讨式”的募捐信四处奔走,再到把病痛咬碎了咽进肚子里,只为让女孩们能坐在教室里读书——您是真的用生命在“点灯”。

记得有学生说,您总把“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的校训挂在嘴边。这句话,您不仅教给了华坪女高的孩子们,更教会了无数在逆境中挣扎的人。两千多名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有的成了医生,有的当了教师,还有的回到大山反哺家乡。她们身上,都带着您亲手点燃的那簇火苗,照亮了更多人的前行。您斩断的不仅是贫困的链条,更是偏见与绝望的枷锁,让知识的力量真正改变了命运的走向。

有人说您是“燃灯校长”,可我知道,这盏灯背后是常人难以承受的代价。深夜备课的台灯下,您数过多少星星?家访路上,您摔过多少跟头?那些疼到整夜难眠的日子,支撑您的一定是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吧。这份把生命和健康都献给大山的匠心,早已超越了职业范畴,成了一种信仰。

作为青年一代,您的故事就像一本鲜活的教科书。每当我在工作、学习中遇到瓶颈,在生活里感到迷茫,总会想起您在颁奖台上颤抖却坚定的身影。您教会我们,真正的匠心不是口号,而是在无人问津处坚守,在艰难困苦中前行。我也想成为像您一样的人,哪怕只能照亮一小片地方,也要拼尽全力。

最后,恳请您要多保重身体。华坪女高的孩子们需要您,无数向往知识的眼睛需要您,新时代更需要您这样的“燃灯者”。愿春风能吹散您的病痛,愿岁月温柔以待您的坚守。

此致

最崇高的敬意!


泸州市纳溪区总工会惠民帮扶中心 李小波

2025年7月1日

编辑:rmtzxcqt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